9227新葡的京集团

国情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国情教育 >> 正文
新时代西行漫记(三)| “劳动者可以创造世界”
发布时间:2021-12-03     浏览量: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一家。”

——埃德加·斯诺(美)

沐浴着圣地的阳光,实践团来到了新时代西行漫记的最后一站——志丹县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红军刚来到志丹县准备办学时,周围的老乡每天看着红军战士们不辞辛苦地改造窑洞,送给了红军一面锦旗,上面就写着:“劳动者可以创造世界。”斯诺与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就是在此处,他们一见如故,亲切地交谈。在斯诺的笔下,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入世界的视野。在这里,国际学生了解了抗日战争期间在陕北偏远的小县城里,红军是如何坚持办学的。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志丹办学期间,校舍、教员和教材极度缺乏,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写道:“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一家。”并且面临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生存危机,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红大依然能够蓬勃发展,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志丹成熟壮大的抗日红军大学,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准备了干部力量,也是一所为民族解放培育钢铁栋梁的“革命熔炉”。

为期三天的延安红色之旅已告一段落,但国际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绝不会止步于此。时间虽短,但走过的所有革命旧址,了解过的革命先烈早已在国际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纳籍国际学生欧丽说:“这三天我听到了很多关于红军的故事,他们很不容易,让我特别感动,他们都是英雄。”俄罗斯联邦籍国际学生秋水说:“延安之旅,我一开始觉得很幸福,看了这么多旧址后,觉得很难过,非常敬佩战士们的勇气。”塔吉克斯坦国际学生孙力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延安,我觉得我学习了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真实的中国历史,非常感谢能有这次学习的机会。”

通过重走斯诺足迹,再访延安,从当代国际学生的视角看延安的沧桑巨变,国际学生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全面、公正、客观地感知了中国的国情。希望国际学生们争当“新时代”斯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多彩的中国,让世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听懂中国、看懂中国。